第三十二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(BIRTV2025)已圆满落幕,本届展会聚焦行业技术革新与融合发展。上海洋铭以“全链路智能化融媒节目制作”为核心,携多套解决方案与新品亮相,深度契合展会对广播影视技术创新升级的探索主题,展现了其在“AI+4K+IP化”领域的实践成果。
重点方案:覆盖多场景的智能化布局
洋铭此次展出了多应用场景的视频制作方案,包括4K智能追踪可视化广播直播解决方案、12G-SDI智能追踪视频制作系统、4K剧场剧院专业视听系统、NDI全网络化远程视频会议室系统、智能化竞技体育馆音视频系统及HDBaseT一线制传输多功能报告厅系统。
其中,“VTRX智能声像追踪系统演示空间”作为专门搭建的主题专区之一,集中呈现了洋铭VTRX智能声像追踪系统应用于广播可视化方案的核心能力。该区域以“4K智能追踪可视化广播直播解决方案”为展示重点,通过VTRX-100与多台PTC-285摄像机、SE-4000切换台的协同运作,直观演示了无人值守状态下的智能声像同步追踪效果。现场整点开展的专场讲解,详细介绍了系统如何通过麦克风声音定位并驱动摄像机拍摄与AI构图的精准协同,以及在直播场景中保障广电级切换画面流畅性与专业性的技术细节。
新品方面,PTC-600 支持12G-SDI输出的4K 30倍智能追踪云台摄像机、HS-1650T便携式可视化触控双屏一体机、RMC-510智能专业云台控制器、RMC-520多功能视频制作面板等产品,强化了AI算法、触控交互等特性,进一步完善了全链路智能化的产品矩阵。
与展会主题的深度融合
本届BIRTV聚焦广播影视行业的智能化、融合化发展,洋铭的展示内容与之高度契合。其推出的解决方案均以“降本增效”为核心目标,通过“AI+4K+IP化”技术融合,推新传统广电制作流程。例如,12G-SDI全流程制作保障了广电级视频品质,NDI全网络化系统实现了远程信号高效调度,HDBaseT一线制传输简化了复杂场景的部署流程,这些实践均响应了展会对技术普惠化与行业效率提升的探索。
展会期间,通过BIRTV主办方“摄彩视界·智启未来”直播活动,洋铭董事长林鸿铭先生在深度解析洋铭创新解决方案的同时将“全链路智能化”的技术理念与行业趋势结合,体现了企业与展会在推动行业共识方面的协同。
洋铭在展会中明确,将持续以“AI元年”战略为指引,深化全链路智能化技术的落地。未来,其发展将聚焦三个方向:一是进一步完善AI算法在多场景中的适配,如优化PTC-600的多人场景主体优先级识别功能,提升智能追踪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;二是推进多协议兼容系统的集成能力,强化NDI、SRT、HDBaseT等协议在融媒体远程制作中的协同,实现异地信号源的低延时统一调度;三是拓展技术普惠场景,将“智慧校园”等低成本方案的经验复制到县域融媒体、乡村医疗培训等领域,让智能化技术覆盖更广泛的应用需求。
通过本次BIRTV展会,洋铭进一步明确了“全链路智能化融媒解决方案提供商”的定位。未来,其技术创新将持续围绕行业实际需求,以更高效、更普惠的方案推动广播影视行业的智能化升级。